专家表示,在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停滞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在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方面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为中外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
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于上周五发布消息,强调要持续稳定股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会议指出,相关措施一旦出台,要直接惠及相关企业和个人。会议强调,要提高措施的执行效率,确保其效果。
周一,上证综指上涨0.45%,深证成指上涨1.27%,以科技股为主的深圳创业板上涨1.59%。
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表示,A股市场对于在贸易摩擦期间提振市场信心至关重要。投资者应该对中国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决心充满信心。
在持续的僵局中,经济韧性至关重要。中国拥有更多选择和政策空间,有助于其在紧张局势中维持更长时间。但裘翔表示,7月前即将到期或需要再融资的巨额国债将成为美国关税政策的第一个转折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建议A股市场关注自主科技企业、受益于欧洲资本支出增加的行业、消费必需品提供商,以及能够提供稳定分红的公司。
上周,海外市场动荡和波动持续,表明外部压力仍在。但中国市场保持稳定,得益于经济基本面持续恢复,以及对近期不确定性作出的迅速反应,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指出。
同时,张启尧表示,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和国家战略重点将有助于巩固市场稳定。
华西证券专家在近期报告中指出,在其他市场短期内出现更剧烈波动、全球经济增长面临更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或将成为海外投资者的避风港。
华西证券表示,中国政府致力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结构调整,加之持续扩大内需,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意味着新的投资机会。
此外,与境外同类资产相比,中国股票资产目前享有更大的估值优势,其中长期投资价值尤为突出。他们补充道,市场不应低估政策制定者稳定市场表现和投资者预期的决心。
在周日举行的论坛上,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刘煜辉表示,目前是投资A股市场的好时机,预计A股将迎来长期繁荣。他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核心中国资产”,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其投资价值已显现。
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表示,自年初以来,全球主动管理型基金和海外对冲基金已增加了对A股的配置,主要受到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但目前其配置仍低于历史水平,进一步减仓的空间有限,因此预计全球资本将在中长期回流A股市场。
据万得资讯的数据,截至3月底,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在A股的持股数量和市值均环比上升。QFII在紫金矿业、华测检测和中国西电等公司的持股市值均超过5亿元人民币(约合6860万美元)。其中,作为输配电设备制造商的中国西电,是近三个月QFII持仓增长最快的企业。